5月21日下午,通识教育学院举办了第五届学术活动月之“博雅讲堂”第62讲,特邀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余承法教授以《人文社科研究方法探索与实践:钱锺书“化境说”研究为例》为主题进行主讲。余教授作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翻译协会首届“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湖南省首届青年“芙蓉学者”,长期致力于人文社科研究,尤其在钱钟书“化境说”翻译思想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
本次讲座中,余教授围绕人文社科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结合自身对钱钟书“化境说”翻译思想24年的研究经历,总结人文社科研究集腋成裘的六大规律,为在场教师解答学术研究中关于“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的困惑。通过真实案例,余教授展示了人文社科研究中如何体现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的特色与创新,为听众提供了直观的研究视角,帮助听众明确研究领域的界限和交叉点,使听众能够根据不同研究类型选择合适的研究路径。以钱钟书“化境说”研究为例,深入剖析了学术研究的聚沙成塔过程、研究方法的扬长补短以及学术人生的苦中作乐。余教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术理念,并强调三重境界:读——思——写(译)。讲座最后,余教授强调了“十年磨一剑,一剑磨十年”的学术精神,鼓励各位老师在学术研究中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为实现学术创新和个人成长而不懈努力。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我院参会老师提供了一份宝贵的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论指南。余教授通过真实案例和生动实例,让老师们对人文社科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自身的学术经历和精神风貌为我院教师树立了学术研究的典范和榜样。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和交流,期待我院教师在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文/肖孟芝 图/肖孟芝 一审/谭小俐 二审/巫丹 三审/付启军)